灌注桩护壁方式
灌注桩的护壁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:
1. 现浇混凝土护壁法 :
分段开挖,每段高度一般为0.5~1.0米。
挖好的井孔直径为设计桩径加上混凝土护壁厚度。
支设护壁内模板后浇筑混凝土,强度不低于C15,振捣密实。
达到1MPa强度(约24小时)后拆除模板,进入下一施工段。
2. 沉井护壁法 :
适用于桩径大、挖掘深度深、地质复杂、土质差、地下水位高的情况。
制作钢筋混凝土井筒,在筒内挖土掏空,井筒靠自重或附加荷载下沉至设计深度。
3. 泥浆护壁法 :
适用于机械成孔灌注桩。
通过制备泥浆,在钻进过程中保持孔内泥浆压力,防止孔壁坍塌。
4. 加筋混凝土圈护壁 :
用于人工成孔灌注桩。
在人工挖好的孔内放置加筋混凝土圈,以增强护壁的强度和稳定性。
5. 沉井材料护壁 :
用于沉井成孔灌注桩。
利用沉井材料在孔内构建护壁,边挖边沉至设计深度。
6. 其他护壁方法 :
包括喷射混凝土护壁、砖砌体护壁、钢套管护壁、型钢或木板桩工具式护壁等。
选择合适的护壁方式需考虑地质条件、桩的设计要求和施工设备的可行性。施工时还应确保孔壁稳定,防止缩径和塌孔,并控制好泥浆的性能参数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灌注桩护壁方式的选择标准是什么?
现浇混凝土护壁法的施工步骤有哪些?
沉井护壁法在哪些地质条件下适用?